坦白说,前5届的电影节美其名是“国际”规格,实际上从片单到播放流程都不合格。片子不是滥竽充数,就是上映期有点久,网络资源已可以找到,少了让观众买票进场的慾望。
最诟病的是,负责运作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不熟悉电影节的筹备,不少人甚至只是实习生,在流程衔接或应对上不太专业,也不太知道电影的播映要求,导致不少片子不合电影院规格而无法播放,甚至还闹出开幕片都无法顺利播出的窘境。
上述的种种瑕疵,本届都至少有修正加分。
其中,影迷最关注的就是片单部分。本届的片子几乎是星光熠熠,许多曾在国际获奖的非主流电影都能在大萤幕观赏,尤其是有许多来自许多威尼斯影展的作品。
当中包括捧走评审团特别奖的伊朗导演Jafar Panahi新作《No Bears》;地平线单元夺得最佳电影与男主角的《World War III》;地平线单元与影评人周──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的《Autobiography》;还有入围的法国电影《For My Country》等。
同时,配合评审团主席杜琪峯与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张艾嘉来马,本届还特别上映他们合作的80年代经典作品《阿郎的故事》修复版,令人可以透过更高清的色调,重温这部情怀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有场特别策展的台湾单元,主题为“当代台湾电影转变下的踟蹰与应对”,展映如阮凤仪的《美国女孩》、詹京霖的《一家子儿咕咕叫》、陈洁瑶的《哈勇家》、廖明毅的《怪胎》、谢沛如的《大饿》、黄信尧的《北将七》、傅天余的《本日公休》等故事片,令人可以全天候一睹台湾片这几年的精华。
但最令人惊喜的是,除了许多电影邀请导演与演员参与映后交流会外,还举办大师讲座,包括评审团主席杜琪峯及日本导演广木隆一(Ryuichi Hiroki)等,让人觉得规格顿时升级。
虽然播放的电影院商场一度停电,导致部分片子取消,但这并非归咎在主办单位的失误。若以本届的精神继续承办,或许有朝一日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真的能成为区域最值得的电影活动。
版权声明:本文乃作者观点,不代表《YesBoss》立场;本文乃原创内容,版权属《YesBoss》所有,若转载或引述,请注明出处与链接。